急性点滴状银屑病严重吗女性
急性点滴状银屑病严重吗女性?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较长,有易复发倾向,有的病例几乎终生不愈。
该病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况影响较大。
临床表现以红斑,鳞屑为主,全身均可发病,以头皮,四肢伸侧较为常见,多在冬季加重。
专家提醒1、银屑病无法根治,“根治”、“速治”都是患者的错误认识。
2、银屑病发病与遗传、感染、代谢免疫、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病因有关本病的病因虽然进行过许多研究,但至今尚不十分清楚。
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不是单一的原因,可能涉及多方面。
1.遗传相当一部分患者有家族性发病史,有的家族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一般认为有家族史者约占30%。
发病率在不同人种差异很大。
银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
本病患者的某些HLA抗原出现率显著增高。
银屑病与其他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应性皮炎等)遗传位点可能存在重叠。
本病的发生与病毒(如HIV病毒)和真菌(如马拉色菌)感染虽然有一定关系,但其确切机制尚未能最后证实。
3.免疫异常大量研究证明银屑病是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与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有关。
4.内分泌因素部分女性患者妊娠后皮损减轻甚至消失,分娩后加重。
5.其他精神神经因素与银屑病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饮酒、吸烟、药物和精神紧张可能会诱发银屑病。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认为银屑病是一免疫介导的遗传性皮肤病。
临床异质性及明显的多基因遗传方式表明,诸多因素的联合作用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现介绍如下: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银屑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毋庸置疑。
人口调查、家族史、双胞胎及HLA研究均支持银屑病的遗传倾向。
10%~80%的银屑病患者有家族史,平均30%左右;单卵双生胎中同时发病的占70%,而双卵双生的仅占23%;并且有家族史者发病早于无家族史者,父母同患的患者首次发病年龄早于双亲正常的患者。
HLA系统中Ⅰ类抗原Al、A13、A28、B13、B17、B37和Cw6和Ⅱ类抗原DR7在银屑病患者中表达的频率高于正常人群,其中HLA-Cw6位点与银屑病的相关性最明显,携带此基因者发生银屑病的相对危险性为20%。
银屑病的症状、类型与HLA关系密切。
研究一致认为,HLA-A1、B13、B17、Cw6、DR7与寻常型银屑病相关,HLA-B27与关节炎型银屑病相关,HLA-A13、A17、A28与红皮病型银屑病相关,HLA-A13、B27与脓疱型银屑病相关。
所有这些都提示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多个基因的作用累加达到一定的阈值,环境因素就能促发疾病的发生。
2.环境因素 双生子研究结果显示,同卵双生子的发病一致率并未达到100%,因此提示,仅有遗传因素不足以引起发病,环境因素在诱发银屑病中起重要作用。
最易促发或加重银屑病的因素是寒冷、皮肤外伤、链球菌感染、紧张和某些药物。
(1)感染:感染一直被认为是银屑病的促发或加重的因素。
15%~76%患者有感染促发史。
急性点滴型银屑病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1~2周内发病。
一项对245名儿童期发病的银屑病患者研究显示:25%的患者在感染后发病,50%的儿童患者在上呼吸道感染2~3周后病情加重。
Nlorlind报道53%的银屑病患者链球菌血凝集反应试验阳性,而性病患者的阳性率只有7%,其他皮肤病患者的阳性率是26%。
发病前有咽喉部感染史的银屑病患者应用青霉素等抗菌药物治疗或扁桃体摘除后病情可好转。
因而支持链球菌感染为本病常见的诱发因素。
此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白念珠菌、皮肤真菌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也可能为其诱发因素。
其机制可能是细菌毒素或及其代谢产物作为抗原成分,通过朗格汉斯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递呈给皮肤T淋巴细胞,使T淋巴细胞暂时性活化,从而释放众多炎症介质,表皮生长因子等,引起皮肤增生反应。
也有认为银屑病是与角蛋白有交叉反应的链球菌M蛋白特异性T细胞介导维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2)精神紧张和应激事件:较多银屑病患者发病或病情加重前有明确的精神过度紧张、过度劳累、情绪抑郁等应激诱因存在。
Farber等报道,精神紧张可使30%~40%的成年银屑病患者病情加重,儿童则高达90%。
Farber等认为心理紧张等可使皮肤感觉神经释放P物质及其他神经肽增多,P物质可致银屑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肥大细胞数量的增多及脱颗粒,引起银屑病患者中枢神经源性炎症。
Narkkarinen最近发现神经组织与银屑病有关,P物质可能是银屑病再发的激发因素。
(3)药物:糖皮质激素长期系统应用后突然停药常引起银屑病的严重发作,锂剂、吲哚美辛(消炎痛)、抗疟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四环素类抗生素、抗血栓药及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均可导致银屑病样皮疹和诱发银屑病。
这些药物可能是导致体内cAMP/cGMP、前列腺素E/前列腺素F等的比例失衡,致使皮损斑块中炎症介质二十碳酸类物质增多,引起皮肤角化不全,表现为红斑、鳞屑而致银屑病。
(4)其他:包括外伤、妊娠、分娩及哺乳内分泌变化等。
“Koebner现象”由外伤引起,此反应与损伤性质无关。
其机制可能是,轻微外伤使角质形成细胞释放出白介素-1α,从而触发炎症并激活皮肤T细胞,T淋巴细胞释放1型T细胞因子等致银屑病皮损的发展。
部分女性诉妊娠期间皮损有所减少,甚至消退,提示女性激素可能也影响银屑病发展。
3.免疫因素 许多证据表明,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其中辅助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某些HLA抗原与银屑病的密切关系和在表皮增殖形成斑块前有单个核细胞的侵入,以及选择性细胞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在治疗上的明显效果均表明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性炎症性疾病。
此外近来研究显示,银屑病患者皮损局部和外周血中存在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如IL-1、IL-6、IL-8、TGFα、IFNγ、ICAM-1和TNFα等细胞因子表达明显增加,IL-10表达则显著降低。
(2)细胞免疫:抗原递呈细胞、角质形成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真皮血管内皮细胞等均与银屑病的发病相关。
研究发现,银屑病皮损中真皮浸润绝大多数为T淋巴细胞,活化T淋巴细胞在银屑病皮损的形成及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活化的T淋巴细胞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IL-1、6、8、TGFα、IFNγ等),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增生,促发并维持银屑病的病程。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辅助T淋巴细胞在银屑病发生发展中起主要作用。
-
问为什么我的寻常银屑病的旧疹消退后又会有新疹出现
答可以告诉您,寻常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皮肤病。其旧疹消退后新疹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免疫系统失调,导致皮肤细胞的过度生长和角质过度堆积。在治疗中,我们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来减轻症状和控制疾病的进展。例如,使用局部外
-
问银屑病晒太阳需要裸晒吗
答建议银屑病患者可以适量晒太阳,但不需要裸晒。裸晒有可能导致日光皮炎和其他皮肤问题。建议在早晨或傍晚时分,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适合的防晒霜,控制晒太阳的时间,避免中午时段。
-
问手心银屑病能否完全治愈
答手心银屑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患者可以控制症状并延缓病情进展。此外,保持手部干燥、避免受伤、减少压力等生活方式改变也有助于改善症状。与专业医生密切合作,并坚持治疗
-
问男的银屑病影响怀孕吗
答对于男性患者而言,银屑病不会直接影响怀孕。然而,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有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则需咨询医生以了解是否会影响生育能力。同时,银屑病的症状可能对心理状态、性生活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建议寻求专业支持以维护身
-
问银屑病的破损皮肤接触会传染吗
答告诉你,银屑病不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不会通过接触传播给他人。其实,银屑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遗传、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即使接触破损的皮肤,也不会导致他人患上银屑病。不过,为了避免继发感染,建议你保持良好的个人